污水厂超标被挂牌督办 厂长跑路成乱象 整改突围路在何方? 来源:法治零距离 时间:2025-04-30 浏览:

  法治零距离讯 在环保监管高压态势下,多地污水厂因超标排放、违法占地等问题被挂牌督办,部分厂长面对压力竟选择跑路,将烂摊子甩给基层员工,引发行业震动与公众关注。与此同时,也有企业积极整改成功 “摘牌”,折射出环保治理的复杂现状与破局之道。

  多地污水厂问题频出,被挂牌督办

  近期,污水厂违规问题频发。在陕西榆林,神木市污水处理厂因 2019 年提标改造后,新建的两个露天临时应急调蓄池未履行环评审批手续,且无密闭与臭气处理系统,污水异味持续散发,遭群众反复投诉,被榆林市生态环境局挂牌督办。该厂初建于 2008 年,此次问题暴露其在环保设施建设与管理上的重大疏漏。

  河北也有多起典型案例。元氏县槐东污水处理厂未经批准,擅自占用 165.18 亩土地建设尾水湿地净化工程项目,被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挂牌督办;赵县清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存在环境违法问题,赵县人民政府需对其查处并确保污水达标排放,杜绝雨污混排,该企业因此被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挂牌督办 。

  山东同样面临挑战,蓬莱大辛店镇碧波污水处理厂为隐瞒总氮超标事实,故意干扰监测设备运行,致使数据失真;康达环保(高密)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存在提标改造迟缓、废水超标、污泥露天堆放等问题,均被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挂牌督办。此外,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也对大庆市林甸县海晟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磷超标 2.88 倍的问题实施挂牌督办。

  压力之下厂长跑路,基层陷入困境

  面对监管重压,部分污水厂厂长的应对方式令人咋舌。在被挂牌督办后,他们没有组织整改,而是选择直接跑路。这种行为不仅导致污水厂运营管理陷入混乱,更让基层员工不得不加班加点 “救火”,承担起本不该由他们承担的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污水厂的正常运转和整改推进,也凸显出部分企业负责人环保责任意识的缺失。

  积极整改企业成功 “摘牌”,提供范例

  与跑路厂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企业积极整改并成功解除挂牌督办。河北省赵县清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经核查,突出环境问题已达整改要求;沧州市海兴县污水处理厂在市生态环境局、公安局联合申请下,也因问题整改达标被解除挂牌督办。

  在广东阳江,高新区福冈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因排水管网雨污分流不完善等问题被督办,经完善管网建设、提升治理能力,外排废水达标后完成督办任务;安徽霍邱县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通过排查雨污管网、提升污水处理厂能力、规范企业环保管理等措施,使示范区水质达标,长集镇污水处理厂也成功解除挂牌督办。

  解除挂牌督办需过 “六道关”

  业内专家指出,污水厂想要解除挂牌督办,需满足六大核心条件。污染物达标排放是基础,污水各项指标须稳定符合国家标准;设施正常运行要求处理设备、监测设备持续稳定运转;完成整改任务要求企业针对督办问题制定并落实有效方案;环境管理规范需建立健全环保制度,配备专业管理团队;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旨在恢复受污染区域生态;无环境违法行为则要求企业杜绝偷排、伪造数据等违规行为,且对既往违法问题完成处理 。

  污水厂挂牌督办事件频发,既是对环保短板的警示,也是对企业责任担当的拷问。当监管利剑高悬,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唯有直面整改、落实责任,才能实现环保与发展的双赢。未来,如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监管机制,仍是环保治理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来源:国家固废技术情报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