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之本。日前,安徽省亳州市正在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5月6日,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来到谯城区大杨镇开展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检查。
上午9时许,执法人员首先来到谯城区大杨镇的一家商超内,对商超的营业执照、进货凭证等证照进行查看,并对超市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肉类、水果等产品进行检查。
检查中未发现该超市内销售有“三无”食品、“山寨”食品等假冒伪劣产品,但执法人员发现该超市散装红糖和白糖未存放在密封柜里,容易被污染。肉类食品销售区仍违规使用生鲜灯,对于这些问题,执法人员要求店铺经营者立刻整改。
“现在我们正在严查假冒伪劣食品,知道哪些食品是假冒伪劣产品吗?”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询问了店铺经营者。
店铺经营者表示,只知道进货时要通过正规渠道,不销售“三无”产品,不了解关于其他假冒伪劣食品的定义。
亳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科科长张冠军表示,农村地区是假冒伪劣食品的易发地,假冒食品是指生产经营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食品。伪劣食品是指生产经营质量低劣或以次充好、掺杂掺假,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食品,而“山寨”食品是指生产经营包装标识、文字图案等假冒其他品牌,误导消费者的食品。
随后,执法人员又检查了该乡镇多家超市和校园周边的小卖铺,未发现假冒伪劣产品。
据了解,本次整治主要聚焦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等问题。重点整治购买使用来历不明或未经检验检疫等肉类原料、重金属等污染物超标的植物源性食品原料、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未经许可(备案)生产食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生产侵权食品,线上线下销售“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虚假宣传和违法宣称功能等违法违规行为。
为有效开展整治,亳州市市场监管局还细化了十条具体举措,明确责任科室和时间节点,制作发布《亳州市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图鉴》,提升消费者对假冒伪劣食品的认识。
据张冠军介绍,市场监管部门将在生产销售环节开展“监检结合”式排查,与在亳经营知名食品品牌,联合开展“依法维护企业权益 共同打击假冒伪劣”问题线索直报核查机制,并且同步征集问题线索,如果消费者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可以拨打12315投诉。(供稿单位:亳州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