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一、事件概述:河水变黑危及民生,村民投诉无进展近日,广东汕尾市海丰县大液河流域村民反映,河道水质突然变黑发臭,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据当地村民描述,河水变色始于 2024 年 10 月下旬,沿岸养殖户发现鱼类大量死亡,农田灌溉后作物出现枯萎现象。村民多次向海丰县环保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投诉,但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相关部门仅进行初步水质采样,未公布检测结果及处理方案。
二、污染溯源:历史问题与潜在风险交织
1. 工业污染隐患大液河沿岸分布多家中小型企业,包括塑料加工、电子制造等。2018 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曾查处海丰县小山塑胶厂向大液河排放生产废水的违法行为。尽管该厂已关停,但沿岸仍有部分企业存在环保设施不达标问题。2024 年 4 月,海城镇辉民宝石厂因未取得排污许可证被查封关停,其生产废水曾直接排入大液河支流。
2. 农业面源污染大液河流域养殖业发达,2016 年中央环保督察曾曝光附城镇、联安镇多家养猪场直排粪污至河道。2024 年 9 月,海城镇顺发养殖场因污水渗透污染地下水被责令整改,但村民反映类似问题仍未根治。此外,流域内农田化肥使用量较高,氮磷元素随雨水汇入河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3. 基础设施短板大液河上游段曾于 2019 年实施清淤和护岸工程,但下游管网建设滞后。2024 年 6 月,深汕合作区拓展区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规划处理规模 4 万吨 / 天,但配套管网尚未覆盖全流域。部分河段仍存在雨污混排现象,导致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入河。
三、村民诉求与监管争议
1. 水质检测结果未公开村民提供的现场视频显示,河水呈黑色,水面漂浮油状物。海丰县环境监测站于 2024 年 11 月采样,但检测报告至今未向公众公布。村民质疑 “检测结果被隐瞒”,要求第三方机构重新检测。
2. 监管响应迟缓自污染事件发生以来,海丰县环保局仅组织两次现场勘查,未启动立案调查。村民代表曾多次上访,但镇政府以 “需等待上级指示” 为由拖延处理。2025 年 3 月,汕尾市生态环境局开展核与辐射安全自查,但未提及大液河污染问题。
3. 生态赔偿缺失养殖户估算,此次污染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万元,但政府未启动生态损害赔偿程序。村民要求责任方赔偿损失,并建立长效监测机制。
四、专家观点与治理建议
1. 污染成因分析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指出,河水变黑可能由工业废水偷排、养殖污水渗漏及底泥污染物释放共同导致。需重点排查沿岸企业的排污口及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2. 治理路径
加快管网建设:推进深汕合作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实现雨污分流。
强化执法力度:对沿岸企业开展突击检查,依法关停超标排放企业。
生态修复:对污染河段进行底泥清淤,投放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
信息公开:定期公布水质数据,建立村民监督机制。
五、官方回应与事件进展截至发稿前,海丰县环保局未对此次污染事件作出正式回应。汕尾市生态环境局表示 “已关注此事,正协调相关部门调查”。村民计划于近期组织集体上访,并通过法律途径追究责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