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丽莉:天平下四重光影的正义坚守 来源:法治零距离 时间:2025-05-06 浏览:

  法治零距离讯    我们将用四束微光认识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严丽莉。严丽莉常说:“法官的尊严不在法袍上,而在卷宗的字缝里、在审判席的汗水中。”

  这是第一束光,是穿透卷宗的理性之光

  大家看到的不是普通的笔记,而是一位刑事法官的“作战地图”。每处红色框线都是证据链条的关键节点,每条黑色注解都是重构案件事实的拼图。记得我刚到刑庭时,严丽莉用铅笔轻点着一份阅卷笔记:“你看我这上面划线的每一个细节,你都要仔仔细细核实,哪怕一个字的错误,也可能导致判决结果的偏差。”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法院人追求的正义,就藏在这些细节的严谨里。十二年来,无数个案卷的边角都被她摩挲得微微卷曲,那是岁月给法治信仰盖上的邮戳。

  这是第二束光,是长明不熄的坚守之光

  “严丽莉你还不下班吗?”“有本案件马上到期,我要加班把判决书写出来。”晚上十点的后四楼走廊浸在冷白色的顶灯里,唯有严丽莉的门缝溢出暖黄光晕。离婚纠纷当事人发来的23条语音信息在电脑右下角闪烁,而屏幕中央是份写到一半的抚养权判决书。突然她停下来,把脸埋进掌心——就在十分钟前,女儿发来视频通话请求,而她不得不挂断。打在窗户上的雨滴与判决书上的字句一起堆积,最终凝成12页缜密的法律论证。这样的夜晚,严丽莉经历了无数次,她常说自己办案已经很辛苦,就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缓解压力的最好方法就是要用行动解决问题。是啊,所有的压力都已被稀释在那一个个难熬的夜晚里。

  这是第三束光,是强忍病痛的职业之光

  在审理一起受贿案时,严丽莉突然感觉阵阵心悸。开庭到第七个小时的时候,她一把抓住法槌撑住身体,法袍后渗出大片汗渍。当辩护人提出休庭建议时,她轻轻摇头:“大家从外地赶来不易,我们继续。”那天,她连续开庭12小时,创造了刑庭的开庭记录时间。记得开庭前,严丽莉让我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法警队的同志们陪我们开庭一整天,很辛苦,你负责给他们订好盒饭。”开庭结束时,严丽莉自己的盒饭已经凉了,可她却毫不在意、满脸释然,“总算是撑过来了。”第二天我才得知,开庭后的那天夜里,她因为心脏不适去挂了急诊。

  这是第四束光,是温暖人心的柔韧之光

  撇开雷厉风行的法官形象,严丽莉还是一位母亲。办公室抽屉里有张特殊的奖状,上面用童稚的笔迹写着“给最忙的妈妈”。原本答应女儿作为家长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的严丽莉,却因为紧急处理案件不得不对孩子食了言。本该站在讲台上的母亲,正把第14份证人证言按进泛黄的卷宗里。当夕阳把学校外墙染成判决书尾页的暗红色时,结案文书的最后一个字与家长会结束的铃声同时落地。她想起女儿系鞋带时仰头说的那句:“妈妈,我同学都说你是会发光的法律超人。”可超人啊,终究接不住从孩子眼眶里坠落的星星。办公室抽屉的那份发言稿背面,工整的抄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条文——那是一位法官母亲,在破碎的承诺与正义的重量之间,能给孩子最苦涩的普法教育。(供稿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