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期间,陕西省西安市司法局联合莲湖区司法局、市律师协会等单位举办了以“法治护航促发展”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
此次宣传活动通过情景剧、评书、相声、辩论赛、歌曲、脱口秀等文艺形式,将民法典条文转化为“听得懂、看得见、用得上”的生动实践,探索出“法治+文艺”普法新路径,让法律知识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在情景剧《试用期的“陷阱”》中,职场新人林小新因未签劳动合同、社保纠纷与老板“斗智斗勇”。演员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和幽默台词,将民法典中“真实意愿原则”与劳动合同法巧妙结合,观众在笑声中领悟维权要点,直呼“既解气又实用”。
临潼区司法局创新推出《法治评书》系列,评书演员雷斌以“杨志卖刀”为引,将《水浒传》经典桥段与民法典“买卖合同风险转移”“名誉权保护”条款无缝衔接。现场掌声雷动,法治条文借传统曲艺焕发新生。
活动突破单向说教模式,打造沉浸式普法场景。情景剧《企业合同那些事儿》设置开放式结局:采购经理因合同漏洞陷入纠纷,律师结合民法典“违约责任”条款,逐句拆解风险点,企业代表现场模拟补充协议签订。脱口秀演员和晓旭表演的《从“打工人”到“生活家”》引用民法典拒绝强迫劳动,回应“加班是福报”等争议,引发场下观众高呼“真实”。普法辩论赛《职场攻防战》正反双方围绕“员工网络曝光企业违法是否侵权”展开激辩,更将气氛推向高潮。
近年来,西安市司法局整合司法行政系统干警、律师、文艺工作者等力量,组建“西安市法治文艺宣传队”,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常态化巡演。原创歌曲《法治星光》以雁塔晨钟、古城墙、护城河为意象,通过“调解桌前温情流淌,法典条文化作家常”等歌词,展现社区调解员的日常坚守。碑林区司法局创作的相声《老王的“民法典账本”》,通过市井人物“老王”遭遇的物业费上调、直播带货退货等纠纷,将民法典“诚信履行原则”化为“包袱”:“物业想涨价?老王带业主翻法典,吓得经理送表情包!”
西安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法治+文艺”品牌建设,在持续运营“法治西安直播间”等线上平台基础上,探索普法微剧场、法治文化节、法治文创等多元形式,推动民法典从“纸面”走向“生活”,为构建和谐西安、法治西安提供持久动力。(来源:法治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