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在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合肥市蚌埠路第二小学于3月25日至31日开展“安全伴成长”主题教育周,通过VR逃生模拟、酒驾眩晕实验、心理韧性训练等七大场景化课程,将安全教育从“说教式”转向“体验式”,全校1800余名师生在科技赋能中筑牢安全防线。
启动仪式:三问叩击安全意识
3月25日清晨,副校长刘鹤在国旗下抛出“安全三问”:“走廊转角的光线是否足够明亮?警报响起时能否冷静行动?是否愿为同伴安全多一句提醒?”这三个源自校园真实案例的提问,拉开安全教育周序幕。活动现场同步启动“安全观察员”制度,50名学生代表获颁“金睛徽章”,将常态化巡查校园隐患。
跨学科融合:神话IP激活安全教育
五年级(4)班将哪吒形象融入黑板报设计,乾坤圈化身“防溺水警示圈”,风火轮标注交通标志;三年级(2)班用乐高搭建微型消防站,展示逃生路线规划。20个班级的创意作品经网络投票,累计获3.2万次点击,安全知识以破圈方式渗入家庭场景。
硬核科技:眩晕眼镜揭穿酒驾真相
瑶海交警大队徐欣如警官携“安全魔法箱”开讲:全景投影再现“鬼探头”事故时,学生们惊叫捂眼;佩戴酒驾模拟眼镜走S形路线,六年级王同学踉跄撞墙后直呼“再也不让爸爸喝酒开车”。数据显示,该校周边道路学生违规率较去年同期下降42%。
实战演练:8秒灭火器操作挑战
消防演练增设“密室逃脱”环节:烟雾弥漫中,四年级学生需在90秒内完成“探身观察火源—选择灭火器类型—8秒规范操作”全流程。消防员田国涛现场演示“黄金8秒”口诀:“提瓶口,拔插销,握喷管,压手柄!”家长志愿者李女士感叹:“孩子回家主动检查了家里的灭火器有效期。”
心理韧性实验:一句恶语重过词典
心理健康课上,贺威老师用天平称重情绪:当写满“书呆子”“胖墩”的纸片放入托盘,天平瞬间倾斜;而“你真棒”“我陪你”等鼓励卡则让天平恢复平衡。五年级张同学在日记写道:“原来语言真的能压垮人,我要做修补裂缝的光。”
教育革新:从“知危险”到“会避险”
据校长介绍,该校已构建“三维安全能力模型”——风险识别力、应急决策力、互助干预力,并开发配套VR课程资源库。2024年将联合高校研发“校园安全数字孪生系统”,通过AI模拟200余种风险场景,推动安全教育从“周期性活动”升级为“常态化能力建构”。
此次活动获教育部安全教育研究所关注,其专家点评称:“蚌埠路二小将安全素养融入核心素养培育,为破解安全教育形式化难题提供了创新样本。”(来源:安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