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为主题,在重庆召开第二十六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暨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年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精神,共商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更好指导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潘毅琴,重庆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明清在开幕式上致辞。
应勇指出,中国检察学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发展中国检察学理论,归根结底是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要求,要从思想上真正坚定“四个自信”,从底层逻辑上破除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观点的影响;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必然要求,要更好坚持“两个结合”,系统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内在合理性和显著优越性,推动检察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是回应检察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立足检察实践,聚焦事关检察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时代性的检察理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是繁荣检察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要加强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推动中国检察学研究繁荣发展。
应勇强调,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概念、判断、范畴、理论的研究阐释,将“十一个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检察学研究全过程各方面。深刻把握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彰显检察制度的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法治价值追求和公正司法的原则性基础性要求,始终把发挥检察职能、促进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检察学研究的基本课题。紧紧围绕法律监督宪法定位,在事关检察工作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问题上取得标志意义成果,促进充分发挥法律监督效能。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以理论研究推动改革落实,以创新精神深化理论研究,系统性、专业性回应现实问题,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术报告环节,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文显,最高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显明分别作专题报告。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及检察机关代表分别围绕构建中国检察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深入研讨交流。
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主持开幕式,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苗生明通报了受表扬的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和检察理论研究优秀集体名单。(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上一篇:山东省汶上县检察院深入推进“百庭观摩、千庭评议”专项活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