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5月19日,云南省文山市高登路一处在建排水工程因暴雨引发突发事故,两名施工工人被洪水冲入管道内,虽经全力救援,最终仍不幸遇难。目前,当地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处理善后,并对全市在建工程开展安全排查。
暴雨突袭 工人被困排水管道
据文山市应急管理局通报,5月19日凌晨2时33分,文山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城区出现强降雨。当日,位于高登路的城区排水防涝工程二期项目工地内,两名工人正在管道内作业时突遇山洪暴发,水流裹挟泥沙将两人冲入DN1600-DN2200规格的排洪管道中。事故发生后,消防、公安及应急部门迅速赶赴现场展开救援。
生死救援 两工人终因伤重不治
救援人员通过管道入口发现第一名被困工人后,立即展开营救。5月19日下午,该工人被救出并送往医院,但因溺水及外伤导致多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次日下午,搜救队在距离事故点下游约500米的河道内找到第二名工人遗体。文山市殡仪馆确认,两具遗体已于5月21日上午完成交接,家属情绪稳定,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
工程背景与施工挑战
此次涉事工程为文山市2025年十大重点民生项目之一,旨在解决团山路、登科路、高登路等区域雨季内涝问题。项目自1月启动以来,已完成约40%的管道铺设,原计划8月完工。施工方曾公开表示,下游路段因地质坚硬需采用顶管工艺,且面临汛期强降雨风险,已制定应急预案。此次事故暴露了极端天气下施工安全的薄弱环节。
官方回应:全面排查在建工程
文山市应急管理局表示,已成立事故调查组,重点核查施工方是否严格落实防汛预案、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问题。同时,要求全市在建工地暂停作业,排查排水系统、深基坑、高边坡等高风险点位,确保汛期施工安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称,将优化施工流程,提升地质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
社会反思:城市防涝与施工安全的平衡
此次悲剧发生在文山全力推进“破涝攻坚”的背景下,引发公众对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关注。专家指出,排水工程需兼顾施工期防洪与长期排水效能,建议加强极端天气预警联动机制,并推广非开挖技术等低风险施工方案。市民呼吁相关部门提高施工透明度,定期公开工程安全评估报告。
编后语
暴雨无情,人命关天。当前正值全国主汛期,各地需以案为鉴,强化“生命至上”理念,筑牢工程建设与自然灾害防御的双重防线。文山市政府对遇难者家属深表哀悼,并承诺彻查事故责任,杜绝类似事件重演。
(本文信息来源:文山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