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执行工作是实现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此前,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民法院主动邀请县人大常委会对执行工作进行评议。为了避免评议工作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形,该院要求执行局负责人直接与人大代表面对面,把自己的工作落实情况,向人大进行陈述。
随后,盱眙县人大常委会随机调阅了25起执行案件卷宗进行评查,对执行程序、法律适用、执行款发放等各方面进行评查,充分了解法院依法履职情况,案卷无一差错。此外,县人大还走访了部分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最后,盱眙县人大常委会形成了《关于对县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以下简称《审查意见》)。
《审查意见》明确提出,“近年来,盱眙法院深入推进执行实施权和裁判权分离改革,采取多种多样形式,全力做好执行工作,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在肯定的同时,《审查意见》也提出了不少问题,如执行效率有待提高,涉执信访实质化解程度不够,执行工作理念有待更新等。
为有效解决问题,盱眙法院专门成立了问题整改小组,对《审查意见》中提出的各项问题都一一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据了解,该院执行局在执行指挥中心下设执行服务中心,实行接待受理一体化、咨询答疑即时化、社会监督公开化的执行服务三化新模式,把执行工作从幕后推到前台,将执行全过程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经过整改,盱眙法院执行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突破。2024年,执结案件4679件,执行到位标的额12.9亿元,“1032”执行工作模式被省法院分管领导批示肯定。开展“攻坚小标的 守护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30场次,执结案件272件,执行到位金额860.3万元。联合金湖县法院、洪泽区法院常态化开展“片区”集中执行行动,执结“骨头案”12件。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962条,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罪”线索17条,判处拒执犯罪2件2人。创新成立环资案件“绿执组”,与洪泽湖渔管会等单位共同推进“绿执行”,被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专刊》采用。
不仅是执行工作。近年来,盱眙法院持续强化与县人大联络工作,人大在刑事审判、民商事审判、审判管理等方面持续强化监督,全过程进行评议;法院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办理县人大督办、转办、交办的案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交代,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等自觉接受监督的形式之外,该院每年还邀请人大对法院的一项主要工作进行评议,通过监督评议查摆法院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去年以来,该院为使监督具体化,邀请各级代表委员参加座谈、旁听庭审、见证执行640人次。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案件信息有效公开率达到100%。(来源: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