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4月9日,2025 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巡查动员部署会在国家法官学院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出席会议并强调,司法巡查是人民法院强化内部监督的 “政治体检”,要聚焦 “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通过 “司法巡查 + 专项审务督察” 双轮驱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法院系统落地见效,以高质量巡查护航司法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锚定 “政治巡查” 定位:覆盖 8 地高院,紧扣三大核心任务根据年度巡查规划,最高法党组即日起对北京、上海、广东等 8 个高级人民法院开展司法巡查。巡查组由最高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担任组长,抽调审判业务骨干、纪检监察干部组成,重点检查三方面工作:
政治建设统领:督查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成效及党中央关于司法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等决策部署的执行情况;
主责主业提质:通过案件质效分析、庭审观摩、执行案款清理等,检视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的落实成效;
从严管党治院:紧盯 “关键少数”,排查违规过问案件、干预司法、“三个规定” 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深挖司法腐败和作风隐患。
二、张军提出 “三要求”:从政治高度破解司法深层问题针对司法巡查的政治性与专业性,张军强调三方面工作重点:
扛牢政治责任:以巡查促 “两个维护”
指出司法巡查本质是政治监督,要聚焦 “国之大者”,重点发现法院在服务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履职差距。特别强调,要通过巡查推动各级法院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 “上热中温下冷” 的管党治院漏洞靶向纠治,让 “严管厚爱” 贯穿司法队伍建设全过程。
把握司法规律:以 “案” 为镜提升监督质效
要求巡查组 “由案及人、以人看责”,从发改案件、长期未结案件中剖析审判理念偏差,从执行信访投诉中查找作风问题。特别提出 “三个素质” 检视标准 —— 通过案件质量看政治素质、通过司法能力看业务素质、通过纪律作风看职业道德素质,推动 “提质效” 与 “强素能” 深度融合。
科学组织实施:同题共答彰显监督公信力
强调巡查组与被巡查法院要形成 “发现问题 — 整改落实 — 建章立制” 闭环,严禁 “走过场”“搞形式”。要求加强与地方党委巡视机构、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协作,共享问题线索,形成监督合力;同时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精简巡查流程,避免增加基层负担。
三、深化司法巡查制度:构建 “全链条” 监督体系作为党中央批准的法院内部监督机制,司法巡查自 2007 年实施以来,已实现对全国高院巡查全覆盖,推动解决了一批制约司法公正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2025 年创新采用 “常规巡查 + 专项督察” 模式,首次将 “司法改革落实情况”“智慧法院建设效能” 纳入巡查指标,重点关注 “类案同判”“繁简分流” 等改革举措的落地实效。
最高法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成林在会上宣布巡查组授权任职及分工安排,明确 8 个巡查组将在 45 天内完成进驻,通过个别谈话、调阅卷宗、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开展工作。各巡查组组长均为资深大法官或巡视工作专家,确保监督专业性与权威性。
“司法巡查不是‘找茬挑刺’,而是帮助法院刀刃向内、自我革新。” 张军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以巡查为契机,推动各级法院将政治忠诚转化为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以公正裁判、高效执行、廉洁作风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期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据悉,巡查期间将设立专门信访渠道,广泛接受群众对被巡查法院的监督意见,确保巡查工作开门纳谏、阳光透明。(来源:法治网)